香港講古趣 你不知道的3+1個港都老故事 | 跟著我走 | 咖啡豆仔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隔年香港島便被迫遷戶籍,開始長達150年的英國殖民統治,但21世界的香港早已不見英國殖民的痕跡,一棟棟高樓建起的水泥叢林與庸庸碌碌的人們是香港的典型畫面,地小人稠、商家林立、各式品牌在這塊土地上相互較勁,不知不覺香港早與「夜景」、「購物」畫上等號,但...是否可以給香港一次機會?讓現代感十足「他」敘述一些理所當然的畫面背後的故事呢?

1. 港島區的日常交通:叮叮車

1841年隨著人口激增,殖民國開始著手一連串的路面交通建設規劃,而初期的叮叮車還只是個一層樓高的小矮子;隨著需求量逐年攀升,1912年「香港電車電力公司」決定將叮叮車改為雙層設計,經過多年的設計、停駛、重新開幕等的過程,路程全長13公里的路面電車.叮叮車開始載著香港島居民東奔西走,這長達100多年的運輸系統,絕非醜陋樸素的老古董,五花八門的商業廣告化作最「潮」的服裝,為一輛輛叮叮們穿上華服,下一次到達香港,不如選擇搭乘叮叮車代步,聽那清脆的~叮~叮,出發遊香港!

叮叮車.jpg

叮叮車搭乘豆知識:
1. 行駛時間: 06:00~00:00
2. 搭乘費用:港幣 2.3/ 成人、1.2/ 兒童
3. 推薦使用 八達通卡

2. 來無蹤去無蹤的甜蜜蜜:富豪雪糕

遠處傳來藍色多瑙河的旋律,身旁的行人瞬間停了下來,下一刻...不論大人或小孩全都中了漢姆林吹笛手的魔咒,用難以置信的速度聚集在一台白色的箱型車前,車身上印著「每日新鮮為你製造」,原來是富豪雪糕的行動販賣車,這台雪糕車走遍美國、英國,於1970年因緣際會被引進香港,但好景不常,1978年香港嚴格管制流動攤販數量,也因此這台乘載甜蜜滋味的箱型車數量全香港只有幾10台而已,可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下次走在街上,除了看看櫥窗內的新款衣包,也別忘了豎起耳朵,留心捕捉那俏皮的音符是否又悄悄地來到附近了呢?!

雪糕.jpg

雪糕車豆知識:
1. 一般日子只販售香草口味,過年期間可能會有新口味
2. 可用八達通卡付費
3. 營業時播送的音樂為藍色多瑙河

3. 甚麼都賣的茶餐廳前世:冰室

對台灣人而言,若談起港式餐廳,「茶餐廳」三個大字瞬間從腦海中跳出,但茶餐廳的前世其實是香港的「冰室」,在二次世界大戰前,西式餐點不但價格昂貴且不易取得,但隨著香港的經濟發展蓬勃、華人地位日漸提高,西方文化也一步一步地影響華人社會,不知不覺西方食物已潛入冰室的菜單中,隨著提供的餐點品項越來越多,從小吃類的蛋塔、多士延伸到牛排與義大利麵,冰室也漸漸轉型成為現今的茶餐廳。

冰室.jpg

冰室豆知識:特色飲料點透透
1. 紅豆冰
2. 鴛鴦咖啡
3. 絲襪奶茶

上述飲料皆有添加「淡奶」,也就是真空濃縮後,相較牛奶其水分少1/2的奶水;添加蔗糖與添加物後就是台灣人熟悉的「煉乳」喔!

倘若將香港擬人化,他一定是一位走在時代尖端但又很愛嘮嘮叨叨說故事的帥氣大叔,而這位經過英國教育、而後獨立自主、最近又換頭家的城市,之後又會有多少新的故事,可以細述給你我傾聽呢? 遠處傳來藍多瑙河的旋律,讓說了三個故事的香港再次閉上了嘴,旅者啃完手中的公司三明治,步出冰室踏上那百年的電車,叮!準備出發!叮!叮叮!

同場加映:公司三明治說八卦

看似平凡但豐盛的公司三明治,食譜竟然可以追朔到美國的賭場,到底這背後有著什麼有趣的歷史故事呢?而三明治的由來又是甚麼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三明治簡史
「三明治」名稱緣起於18世紀的英國貴族.三明治伯爵,伯爵熱衷於橋牌賭博,傳言表示其著迷程度已誇張到伯爵不願花時間去進食,為了在打牌同時還能填飽肚子,伯爵要求將食物切片夾在麵包,這便是最早的三明治雛形。

公司三明治
英文名為club sandwich,顧名思義為俱樂部提供的三明治,而那俱樂部是哪一間呢?大眾最能接受的版本是1984年紐約薩拉托加市內一間會員制的賭場Saratoga Club,即便歷史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三明治似乎與賭博有著一段密不可分的過去呢!

 
就愛去旅行同好社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