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萬里】野柳地質公園走一回,地形地貌奇景盡收眼底 | 跟著我走 | 琳許

新北市萬里區的「野柳」為大屯山山脈延伸入海中的岬角。自金山遠遠望去,形似潛入海中的大烏龜,所以又被稱為「野柳龜」。野柳的地質主要由傾斜的沉積岩構成,海岬與海灣的形成是因差別侵蝕,致使質地較軟的岩層被侵蝕較多,內凹形成海灣;相對較堅硬的岩層便顯得突出,形成海岬。

5.JPG
▲野柳岬〈攝影:琳許〉

此區在亞熱帶溫熱潮濕的氣候下,加以一年中約有半年的時間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以及海浪拍打的侵蝕作用下,各種風化作用快速進行著,不僅地表上有著豐富的色紋變化,在地貌上更易生成形形色色的奇岩怪石。

9.JPG
▲蕈狀岩群〈攝影:琳許〉

野柳地質公園內,天然羅列著各種因海浪和風力侵蝕、風化作用及內營力的地殼運動等作用形成的單面山、海蝕洞、燭狀石、蕈狀岩、豆腐岩、蜂窩岩、壺穴、溶蝕盤等景觀。

1. 單面山:爬上觀景亭的一路上不但可以從岩壁上發現造山運動下,各岩層間擠壓、褶曲的痕跡,還可以在制高點上360度遠眺整個野柳岬,欣賞列隊於海蝕平台上的燭台石、蕈狀岩和薑石。

7.JPG
▲野柳岬豐富的地貌〈攝影:琳許〉

13.JPG
▲登上單面山遠望〈攝影:琳許〉

2. 燭臺石:「燭火」是岩層裡堅硬的球形結核,抵抗海蝕能力較強,因而露出,海水沿其周邊激盪迴流,切割成環狀溝槽,順著環圈繼續向下切割,久而久之形成圓錐狀外形,塑造出維妙維肖的燭台造型。

4.JPG
▲燭台石群〈攝影:琳許〉

3. 蕈狀岩:野柳的海蝕平台上有兩處外觀狀似磨菇的蕈狀岩群。蕈狀岩頭部由粗大顆粒的礫岩構成,頸部則由顆粒較細的砂岩構成,在海浪和風力的差別侵蝕下加上地層抬升作用,變形成此一上寬下窄的蕈狀岩。野柳最著名的蕈狀岩便是鎮園之寶—女王頭。

1.JPG
▲壯觀的蕈狀岩群〈攝影:琳許〉

11.JPG
▲屹立不搖的女王頭〈攝影:琳許〉

4. 壺穴:海岸岩石表面原本就有一些因差別風化造成的凹穴,當海水挾帶著石粒在凹穴內部旋轉摩擦,便會將原本的淺淺凹穴擴大加深,形成一個個圓形洞穴般的海蝕壺穴。

2.JPG
▲海蝕壺穴〈攝影:琳許〉

5. 蜂窩岩與風化窗:大致分為三階段形成,最初是岩層裡密布著許多貝類和生物碎屑,之後貝類及生物碎屑被海水侵蝕溶解掉,於岩層表面形成一個個小洞,最後在海水的鹽解風化下繼續崩解,小洞逐漸擴大,形成蜂窩或格狀。

3.JPG
▲風化窗〈攝影:琳許〉

6.JPG
▲差異侵蝕造成的蜂窩狀表面〈攝影:琳許〉

6. 薑石:薑石表面縱橫交錯的紋路,是岩層中的結核在深埋地層中時,因地殼變動,遭到擠壓形成的破裂面,在地質學上稱為「節理」。因外表些微帶黃的粗糙表面形似老薑,因而得名薑石。園區內著名的「仙女鞋」即為薑石之一。

10.JPG
▲維妙維肖的薑石〈攝影:琳許〉

12.JPG
▲仙女鞋〈攝影:琳許〉

在結束了「野柳」地質教室的觀摩後,別忘了逛逛園區外圍的土產街,有海菜、魚乾、石花菜等等在地名產可當伴手禮,更有肥美活跳跳的當季海鮮(如現正盛產萬里蟹)可好好大啖一番喔!

14
▲肥美新鮮的海產〈攝影:琳許〉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國道1號-八堵交流道下-省道臺2線-往金山方向直行至野柳。
國道3號-基金交流道下-省道臺2線-往金山方向直行至野柳。
大眾運輸: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國光客運1815(往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至野柳站下。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淡水站下-轉搭台灣好行716皇冠北海岸線至「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海洋世界)」站下。
搭臺鐵至基隆站下-轉搭基隆客運790(往金山)至野柳地質公園站下
(交通資訊時有變動,出發前請再次確認。)

 
就愛去旅行同好社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