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家級的頤和園,座落於依山畔水的海淀區西北方,景觀壯麗,將中國古典的園林建築之美,巧妙的運用在園內,處處可見自然山水景緻與東方古典建築的壯觀美景。至於頤和園的故事,莫過於滿清末年的慈禧太后,也是常笑稱的老佛爺,她因為調撥北洋海軍的軍費來整修這座大園的傳聞,令人好奇想一探其緣由,究竟幾乎顛覆清末中國的大園,充滿什麼樣的故事呢?
清朝期間,乾隆皇帝為籌備崇慶皇太后(孝聖憲皇后)60大壽,以治理京西水系為藉口拓挖西湖,爾後開挖高水湖和養水湖作為蓄水庫,以便在宮廷園林用水,也提供周圍農田灌溉使用。之後更將西湖更名為昆明湖,而所挖湖的土方堆築於湖北的瓮山,則改名為萬壽山。在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年),這座典雅的庭園清漪園終於建成,耗銀480餘萬兩,也就是頤和園的前身。
園內以中國古代「海上三仙山」的神話為構思,在昆明湖及西側的兩湖內,建造三個小島比喻海上三山:蓬萊、方丈和瀛洲。更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廣泛仿建江南園林及山水名勝,如鳳凰墩仿太湖、景明樓仿岳陽樓、望蟾閣仿黃鶴樓、後溪湖買賣街仿蘇州水街、西所買賣街仿揚州廿四橋等等,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於大成。園內的主體建築為大報恩延壽寺,並有一條長達700多米尺的長廊,其建築與裝飾繪畫都相當精彩,讓人流連再三。
△堪比杭州西湖的假西湖,有暖風薰得遊人醉的深遠意境。
清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而撤掉三山陳設,園區逐漸荒廢,而在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聽說老佛爺常常在這裡看戲,用膳的船屋。
慈禧太后「還政」後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挪用海軍經費重建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就此變成老佛爺的離宮。後世歷史也評斷,這筆經費顛覆了整個北洋艦隊,成為清朝的哀歌。
△北洋艦隊的閱兵台,以庭園當作練兵的地方,現在想想,何其可悲。
舉凡中國造園藝術中的山水規劃、借景、驀擬、對景等手段,都在頤和園能一窺究竟,其氣魄之壯麗甚至超過號稱天下第一園的圓明園和依山構築的靜宜園,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登峰造極之作。而實際走過一趟頤和園,就算歷史的故事已難體會,但自漢武帝建章宮以來,「一池三山」的園林模式,在頤和園中幾乎完美保存,中國的園林藝術大成更能在遊客觀園中近距離體現。
△篤信佛教的老佛爺的佛堂「佛香閣」,聽聞修罄後老佛爺雙腳不便所以從未上去過。
走訪北京頤和園,也能夠體會到江南水鄉的風景與中國園林的精華。既然耳畔已聽不到英法聯軍隆隆的砲聲,不妨享受一下這思古之幽情的暢快恬然吧!